本文要介绍的是开元寺的一部分历代佛像藏品,共计二十三件。1997年,开元寺曾对“大雄宝殿”的五方佛像金身进行重塑。让人料想不到的是从佛像的底座出土了一批石佛雕像,并从大佛像肚里取出一尊明代的木雕佛像。同时,在“佛慈安养院”的建筑工地,挖出九尊泗洲佛石雕像。可能是前人不识宝,将以上的古石雕佛像当作石料使用了。这些历代佛像年代久远,雕刻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精美绝伦,堪称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一、观世音菩萨造像 观世音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唐时为避太宗皇帝李世民之讳而称“观音”。“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尤其是闽南地区对观世音更是崇拜有加,影响最广。在开元寺这批佛像中,观世音的形象多姿多彩:有男性观世音,也有女性观世音;有中国的观世音,也有外国来的观世音。
1、唐代带须的观音大士造像(图1),用辉绿岩雕刻而成,端坐姿态,高70厘米,头戴华冠,冠中有释迦牟尼像,高鼻梁,柳曲胡须,衣饰华丽,腰带法轮,右手腕虽断缺,仍不失尊严之相,为少见的观世音男士形象。
图1
在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初时期,观世音就是留着小胡子的男性威武形象。后来,为何会变成女相形象?据佛经说法,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化法身度化众生,为说法的需要,可变换性别和身份,故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也各种各样,其中有女身形象,人们可根据各自审美的爱好来取决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自观世音来到中国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敬仰,女相观世音更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在南北朝期间,女相观世音菩萨逐渐出现在寺庙之中。到了唐朝,由于女性在社会上地位的日益提高,艺术家们便把女性的美移植到观音的雕像上,创作出神态娇美,富有女性风韵的女相形象。
2、璎珞观世音石雕像(图2),用花岗岩雕刻而成,双足交叉而坐,头戴华冠,冠中刻有阿弥陀佛像,面带柳曲胡须,身着印度式袈裟,胸佩法轮,身戴璎珞(即现今佛教的念珠),故称为“璎珞观音”,是一尊印度风格的男性观世音菩萨。佛像高110厘米,背后是直径为120厘米的圆形护光屏。像身两旁分别刻有一鹰和一花瓶,又称为“鹰瓶观音”。此像雕刻于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6),据说是一尊外国观世音菩萨,从海外船运来泉州。
图2
这尊外国的观音菩萨为何会来到福建泉州?唐宋以来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历史上曾有10种宗教在泉州和睦相处,泉州便有了“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可能是基于此种原因,这尊海外的璎珞观音雕像欣然来到泉州云麓寺落户。至于是何人敬请进来的,有关专家学者还在进一步查证。
3、五代时期的观世音菩萨石雕像(图3、图3-1),用花岗岩雕刻而成,身高150厘米,肩宽50厘米,头束冠,冠中有释迦牟尼像,面如满月,端庄慈祥,是一尊女性观世音雕像。她双手为总摄手印(即双手腕相叠,放在腰间、手心向上),立姿,赤脚踏在仰莲座上。佛像雕刻在一块花岗岩上,佛背后刻有“梁开平三年(909)十月三日”字。头部和身体多处有裂纹和损伤,均用白水泥修补,但刻艺高超,形象栩栩如生,实是一尊难得的艺术珍品。而且,作为五代时期的观世音佛像在泉州仅此一尊,更显珍贵。
图3
图3—1
4、明代“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图4),是用一方长80厘米、宽60厘米的檀香木雕塑而成。观世音的身段刻在中间,头戴宝冠,双手合十,立姿,双足并立,脚踏仰莲座,是一尊男性观世音。左、右两旁各刻五百只手,似孔雀开屏,手掌心中各刻有一点象征眼睛。佛像的背是五彩缤纷的护光屏,显得金碧辉煌,佛光四溢。
此尊木雕立像成于公元1398年,在不到一尺见方的木块上,刻出如此高难度、如此精致的佛像,堪称是稀世的文物、宗教的瑰宝。
图4
二、释迦牟尼佛像 唐代释迦牟尼佛像(图5、图5-1),用辉绿岩雕刻而成,高80厘米,头顶发髻,额上有一大痣,浓眉大眼,高鼻梁,两耳垂肩,面带柳曲须,右手抬至胸前,手腕断缺。左手放在腰间,手掌心向上,拇指断缺,双足交叉禅坐在仰莲座上。
图5
图5—1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方)的王子,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姓,“牟尼”是佛的名字。
此尊佛像与当今寺庙供奉的释迦牟尼像又有不同。据说佛像最早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期间,汉明帝于公元64年曾遣使往西域天竺取经求佛。当地僧人摄摩腾、竺法兰用一匹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随汉使千里迢迢来到东土洛阳,将佛经、佛像献给汉明帝。帝遂将鸿胪寺(招待外国人的宾馆)修建为寺庙,供奉佛像和经书。那匹驮经的白马也养在寺里,故称为“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座汉传佛教寺庙。当时传入中国的佛像自然是西域人的脸孔,带着柳曲须。随着佛教在中国大地的发展,老百姓更是喜欢现在释迦牟尼的佛像。
三、阿弥陀佛像 唐代阿弥陀佛坐像(图6),用辉绿岩雕刻而成,高80厘米,头顶发髻,两耳垂肩,面带柳曲须,两手分别放在两膝上,手心向上,手指头多有断缺。佛像盘膝禅坐在仰莲座上。
图6
阿弥陀佛原为西域转轮王的王子,名为“不思议胜功德”,年十六岁时剃发出家,在佛教中他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别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观自在王、甘露王等,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现寺庙大雄宝殿内大多供奉“三世佛”,即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唯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里供奉“五方佛”,除“三世佛”外,增加了阿閦佛和成就佛,分别代表着中、西、东、南、北方。
四、地藏菩萨佛 明代的地藏菩萨像(图7),用紫檀香木雕刻而成,高88厘米。佛像的头部完好,光头不戴冠,相貌圆满俊朗,两耳垂肩,法相庄严。佛身损坏较为厉害,很难看出所穿的衣服和手脚,但尚能看出身体的轮廓。据说佛像原被藏于“大雄宝殿”大佛体内,1997年被发现并取出,现藏于“泉州佛教博物馆”。
图7
地藏菩萨原名金乔觉(630-729),为新罗国(即朝鲜)的王子,自幼仰慕佛道,不爱王位。唐高宗永徽四年(653),王子出家,法号“地藏”,后航海来华,至安徽九华山苦修,其精神感动了当地人,遂帮他建寺庙、辟道场,影响日广。金乔觉去世之后,肉身不坏,被供养于佛身宝殿,俗称“肉身塔”,至今仍在,广受世人瞻仰礼拜。
五、达摩祖师坐像
明代的达摩祖师坐像(图8),用辉绿岩雕刻而成,高59厘米。达摩祖师的面相奇特,光头不戴冠,前额头突出,双目圆睁,高鼻梁,双唇紧闭,下巴上翘,两耳垂肩,一脸威武不屈之相。他身披僧衣,双手不露,双足交叉禅坐。
图8
达摩祖师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即南印度)人,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自称佛教禅宗二十八祖。达摩到中国,始传禅宗,遂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称为达摩祖师。据载梁武帝普通元年(520),达摩大师自印度泛海至广州番禺,到处以禅法教人,至嵩山少林寺驻锡,面壁坐禅九年,独自修行禅定。
禅宗为佛教八宗之一,经达摩祖师以及后世祖师的大力弘扬,一花五叶,终于开花结果,在中国广为传播,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
六、慧能祖师坐像 元代慧能祖师坐像(图9、图9-1):一尊高70厘米,用辉绿岩雕刻而成,头戴毡帽,满脸祥和,双目微闭,身披袈裟,双手分别放在两膝上,掌心向下,不露双足禅坐;一尊高45厘米,用花岗岩雕刻而成,头戴毡帽,身披袈裟,脸庞略瘦,双手呈总摄手印,双足内屈,禅坐在仰莲座上,背有护光屏。
图9
图9—1 慧能祖师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祖,是禅宗南宗的一代宗师。慧能祖师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涿县),其父被谪官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唐贞观十二年(638),慧能祖师出生,从此一生经历了无数磨难,幼年丧父,后移至海南,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他立志学佛,孜孜以求,忠诚护法半生。在广州光孝寺落发后,祖师到韶关南华寺(唐为宝林寺),弘法历经37年,创建了举世闻名的禅宗顿悟法门,诞生了《六祖坛经》这一佛教重要经典。达摩东来,六祖慧能传承衣钵,佛教禅宗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过程,以慧能祖师为首的禅宗南宗逐渐成为佛教禅宗的主流,北宗逐渐衰微,乃至湮没无闻。六祖慧能于唐先天二年(713)圆寂于广州新州国恩寺,遗体未坏,由其弟子裹纻涂漆于身上,移存于韶关曹溪南华寺。至今,六祖金身仍供奉于南华寺的六祖殿中,让世界各地的信徒、游客前来瞻仰顶拜。
七、伏虎禅师坐像 明代伏虎禅师坐像(图10),用辉绿岩雕刻而成,高69厘米,头戴帽,脸微圆,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身穿长袍,双手掌心向下,分别放在两膝上,双足交叉禅坐,左手半依在一只睡虎上,形象逼真。禅师名为“伏虎”,却文质彬彬如私塾先生,又似手无缚鸡之力的账房先生。
图10
“伏虎禅师”法名法响,俗姓李,唐末海陵济川人(即江苏泰兴)。伏虎禅师是泰兴历史上的大德高僧,普度众生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千年,经久不衰。据传说他所住的寺庙外常有猛虎因肚子饿而长啸,禅师将自己的饮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在中国佛教的领域,至高无上的是释迦牟尼佛,座下有十八罗汉。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后面,有一组十八罗汉护观音的泥塑雕像:头戴天冠的观音菩萨结跏趺坐在中间,东西两侧是十八罗汉,且观音菩萨姿态尊严肃穆,而十八罗汉尽显十八样体,形成了生动有趣的泥塑群像。据说开元寺本只有十六罗汉,或者是明朝时增加了降龙、伏虎两罗汉,现唯有伏虎罗汉在,其余罗汉不知所终,惜哉!
八、泗洲佛 元代泗洲佛(图11、图11-1)九尊,其中八尊用辉绿岩、一尊用花岗岩雕刻而成,最高58厘米,最小30厘米,头戴僧帽,身披袈裟,瞑目而坐。有的双手呈总摄手印,有的呈吉祥手印。
图11
图11—1
泗洲佛,又称泗洲古佛、泗洲菩萨、泗洲大圣,法号僧伽(638-710)。据载,他是西域何国(即吉尔吉斯斯坦国阿尔别希姆)僧人,少年出家,志游四方,是个行脚僧。据载,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僧伽大士到了泗洲(今江苏临淮、泗洪,原有泗洲城,于清朝康熙年间沉入洪泽湖),遂定居下来。他积极地融入民间社会,帮助老百姓治病救灾,祈福安民,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依靠当地老百姓的帮助,建起了普照王寺,人称他为泗洲佛。唐中宗景龙二年(708),他被中宗延入长安,主持荐福寺(即今小雁塔),景龙四年端坐而逝,其肉身返回泗洲建塔供奉。因泗洲最早建塔,以后各地仿建的塔都称为泗洲塔,或称僧伽塔、大圣塔。
随着时间的推移,泗洲佛的信仰逐渐衰退。在福建、广东、台湾的一些地方,泗洲佛的信仰也逐步异化,成为民间信仰。泉州有俗语:“寺里无佛,去找泗洲佛”。笔者曾询问过一些出家人,他们对泗洲佛只闻其名,知之却甚少。据载,在福建的街头巷尾,村里村外,都立有小庙供奉泗洲佛。如福州多榕树,就在榕树下置一小神龛供奉,因而相沿成俗。此风也传入台湾,在榕树下阴凉的凉亭内常常设立小神龛,供奉着泗洲佛。在泉州地区的农村都有供奉挡境神的习俗,村里村外建个小神龛,据说是供奉泗洲佛,意在保佑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