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电话:13600782571
邮箱:
地址:福建省惠安县黄塘镇德惠路1号A区会馆副楼9楼
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中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又直接影响到雕塑艺术。陶瓷、青铜器、玉器的精湛工艺,皇家的喜好与民间的品味,朝代的更迭,儒、释、道的兴衰,哲学思潮的传播,社会风尚和社会阶层的转变,民族文化的交汇,中外文化的碰撞……等等,都直接反映在雕塑上。中国雕塑艺术体现了民族历史的发展轨迹,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在以下部分中将系统地剖析中国在不同时代,因应社会、政治、文化变迁而兴起或转变的雕塑艺术,挑选划时代的、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为例,分析其时代特征和艺术水准,由雕塑艺术看中国历史文明。
1 神秘奇特 活泼生动──原始社会雕塑
中国雕塑艺术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洪荒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在制作工具和用器的过程中,对器物的形状、体积、质感、色彩逐步有所认知,并赋予了丰富的审美感情,产生了器具与观赏相结合的实用性雕塑。在多处有七、八千年历史的古文化遗址中,就曾经发现原始社会的陶塑与石雕。其中黄河流域河南省莪沟裴李岗文化遗址,发现有随手捏塑出的人头和猪、羊等动物陶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也有陶塑的人头和动物,还有用象牙、木头等雕出的鱼、鸟等。吉林农安元宝沟、河北省凛平县后台子发现过六、七千年前的石雕女像。出土于甘肃秦安大地湾的仰韶文化人头形口彩陶瓶,前额发际齐短,眼、鼻、口镂空,五官明确生动,已具有动人的艺术情趣。仰韶文化的陶塑人头、大汶口文化的猪形壶、四坝文化的彩陶人形壶,都生动地表现了人和动物的神情和形态。这些作品均与原始社会的生活、宗教观念、巫术活动等有关,具有特定的精神内涵。
仰韶文化人头形口陶瓶 高31.8厘米 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
(1)原始社会女神像
1979年在辽宁咯左旗大城子镇东山嘴红山文化(距今5,000多年 )遗址,发现了两件小型孕妇像和20多件人像残块(左腿叠于右腿盘膝正坐,双手交叉于腹部)。这里是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方形基址是祭奉地母神的祭坛,而圆台可能是供奉生育神或农神的祭坛。女像的头部、右臂及膝下已残缺,体形肥硕的一件表面磨光,着红彩。
1984年在距东山嘴五十里处,位于牛河梁地区发现女神庙与积石冢群。该处出土的女神头像发顶和左耳已残,头顶有圆箍形饰,眼球以玉块嵌成,形态神秘严峻。该处还发现了同一躯体的肩臂残块,说明原为全身像。另外的人像残块约分属于五、六个个体,有大小之分、老少之别。在主室的中心部位发现相当于真人器官三倍大的鼻子和耳朵,说明原有一尊形体巨大的主神。可知庙中供奉的是尊卑有序的神像群。共存的还有大的猪龙、大禽等动物,以及各种陶祭器。红山嘴后来又陆续发现有陶塑小型裸体女像,有的女像还穿着靴子。可见女神崇拜曾经是亘古的文化现象。
红山文化女神头像 高22.5厘米 牛河梁地区发现
红山文化泥塑女神像 残高5厘米 辽宁咯左旗大城子镇东山嘴出土
2 凝聚血泪 威严庄重──夏商周雕塑
夏商周时代遗存的礼器、饰物或实用器物上可看到具有雕塑造型的艺术品。这时广泛运用了青铜、陶、玉石、牙、骨、漆木等各种质料。因为是礼器,雕塑具有浓郁的宗教神秘色彩,其主要代表是青铜鸟兽尊和装饰性小型玉雕,人和动物形象表现出亦人、亦神、亦兽的神秘特色。安阳出土的男女奴隶陶像,则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西周时期,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出现了写实的人和动物形象。
湖南醴陵出土的商代象尊,小象造型厚重,四足粗短,两耳张开,长鼻高过头部,鼻端内弯成有力度的起伏,与稳稳站定的四足形成动与静的对应。象体布满纹饰。在高扬的鼻端有一伏卧的小兽,窥视着象头顶上的一对蟠蛇,使造型增添了生动、活泼的因素。伸缩自如的长鼻和笨拙的躯体,生动地表现了象的特点。相比之下,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雕,在人物的刻画上则出现了夸张的表现,具有神秘色彩。 商 湖南醴陵青铜象尊 高26.5厘米
(1)广汉三星堆青铜人像群
唐代诗人李白 《蜀道难》中曾经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和鱼凫都是传说中的古代蜀王。他们活动年代和文化遗迹一直不清。1929年在四川广汉地区发现古蜀人玉石坑,1986年又在广汉三星堆发现了两个祭祀坑。出土金器、青铜器、玉器、陶器、象牙骨器等近千件,还有海贝;由此了解到广汉一带在三、四千年以前,曾有高度发展的文化,正相当于传说中的古蜀王鱼凫统治时期。
祭祀坑中有一件与真人等高、连座的青铜立人像,54具青铜人头像和16具造型奇异的人面具。立人像头戴花冠,两臂上举,右手空握如环形。身着纹饰精美的多层衣服,赤足,戴脚镯。面型长方,眉毛粗宽,两眼为菱形向两侧上方挑起,眼珠是画上的;鼻似鹰钩形,人中短,唇扁;大耳,耳垂有穿孔。2号祭祀坑出土的小型青铜人像和少数人头像,人面像上有彩绘痕迹。形态威严庄重,不可侵犯。立像可能是古蜀王形象,手中所握可能是代表神权或王权,类似权杖的器物。
两个祭祀坑所出土的人头像,有七种不同样式,面部特征则主要有两类,多数与立人像相似。还有一类出于1号坑,面相浑圆,眉、目、口、耳部分与其他几类相同,但鼻部较圆,整个面相给人以比较温和的印象。三星堆古蜀文化深受中原的商文化影响,出土的青铜礼器与商文化器物几无二致。
商三星堆铜立人像 人像高172厘米
商三星堆铜跪人像 高14.6厘米
3 错彩镂金 璀璨精丽──春秋战国雕塑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虽动荡不安,但由于铁的发现和应用、新工具及技艺的推广,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而统治者兼并掠夺,竞相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厚葬成风,追求奇巧、豪华。在大变革中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更对社会艺术观念的变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青铜、金、银、玉、石、漆木、丝织等工艺都有很高的成就,青铜艺术不再为王室所专有,因此不复具有象征政权与神权的意义,却开始了新的时代风尚。青铜器表现出更多来自现实生活和幻想世界的鸟兽形象。它们不是早期作品中所见到的那种神秘、严肃、凝重的静止状态,而是在飞翔,在啄食,在搏斗中求生存。河南新郑出土的立鹤方壶,形象清新俊逸,为新风尚的代表作。由春秋立鹤方壶到战国曾侯尊、盘,各地艺术创作鬼斧神工的技艺和活泼的艺术想像力,进一步展示为另一种古代艺术典范。摆脱神怪谲奇的寓意,出现了写实的人物形象,在一些青铜器、漆器中有对现实的生动描写。
春秋战国虎座鸟架悬鼓 高117.4厘米 湖北省江陵望山出土
春秋战国新郑立鹤方壶 高125.7厘米 河南新郑出土
(1)春秋战国铜器
陕西兴平出土的嵌金云纹青铜犀尊,从外形到内在的气质,都生动地表现了山犀凶暴的情性。制作精致,装饰华丽,而写实的技艺则开启了时代新貌。从先秦这一系列器物形制的发展,可以看出早期雕塑艺术逐步成熟的过程──由装饰美化的实用器物,逐步出现具有更独立欣赏价值的雕塑品。
新疆新源县境巩乃斯河南岸也出土有写实的铜人,作蹲跪姿势。头戴尖顶宽沿帽,大眼高鼻,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裸上身,下体着短裙,赤足。两手分握管状套筒,与中原地区所出土的,作为器物支架或底座的人物相近。这件作品准确地塑造出健壮、富有弹性的肌肉,和骨骼与肌肉的解剖关系,再现了当时塞外武士的勇武风范,是同时期雕塑作品中少见的。
在后世雕塑艺术中居于重要地位的俑也于此时正式出现了。
春秋战国铜武士俑 高40厘米 新疆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出土
春秋战国玉人 高7.5 厘米 河南洛阳出土
战国木俑 高64厘米 河南信阳出土
(2)曾侯乙墓雕塑
春秋以后的青铜器以人形为支架的逐渐多了起来,重要的代表作品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所出的一组钟架铜人,还出土蟠龙建鼓座。在河南洛阳金村的东周墓葬中出土有铜、银、玉等不同材质的人物形象。还有江苏涟水三里墩所出的铜卧鹿。这些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曾侯乙墓所出的青铜尊盘应用了失蜡法 铸造技术和高超的分铸、焊接技术,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以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已知最早的实例是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铜禁(承酒器具,形如方案)、盏、铜鼎附兽、带饰等,它们实际上已脱离实用目的,而成为重要的陈设品。曾侯尊盘是由尊与盘两件器物组成的一套冰酒用具,体现着共同的设计意匠。与尊组合在一起的铜盘,其高出于口沿之上的四个长方形的透空附饰与尊口制作方法相同,盘体四周也为群龙所蟠绕,统计有龙56条、螭48条,是古代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
战国金银嵌云纹兽尊 江苏涟水出土
西周铜鸟尊 高39厘米 山西曲沃晋侯墓出土
西周铜鸟尊 高39厘米 山西曲沃晋侯墓出土
河北中山王墓出土龙凤方案 高36.2厘米
鹿型饰金具 左高12.5厘米 长13厘米 右高16.5厘米 长13厘米
4 写实严谨 气势宏伟──秦汉时期雕塑
秦汉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纷乱局面,中国进入大一统的封建社会。雕塑和建筑一样,被利用来作为宣扬政治统一的工具。有记载秦始皇曾「收天下兵」,铸造12金人及钟。
汉陵石辟邪 高109厘米 长166厘米 洛阳孙旗屯出土
秦车马俑 高104.2厘米 通长328.4厘米 秦始皇陵陪葬坑
西汉马踏匈奴 高168厘米 长190厘米 霍去病墓石雕
- 2023-02-14 双层惠安芝麻灰八角凉亭建成
- 2022-09-03 禅意景观石雕小沙弥样式图片大全
- 2022-08-26 欧式石材罗马柱 别墅大理石罗马柱
- 2022-08-19 罗源青石雕龙柱 寺院盘龙柱雕刻
- 2022-08-05 广场石材栏杆定做 石雕栏杆雕刻——晋江吾悦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