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佛菩萨像是有区别的,你看到的大雄宝殿供奉的应该是:琉璃世界药师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般释迦牟尼佛位于中间,结托钵印;药师佛手中托塔(或者药钵、或者药丸);阿弥陀佛手中持莲花。
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外貌别无二致,但观音菩萨顶冠前面是一尊佛像,而大势至菩萨是一个宝瓶。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还是很好区分的,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白象,文殊菩萨坐骑是狮子。地藏菩萨头戴毗卢冠(一般和尚戴的帽子),手持锡杖,另一手有明珠,地藏菩萨一般供奉在钟楼!
释迦牟尼佛是此娑婆世界现在佛;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现在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手势主要为说法印(一向前、一向下),药师佛主要为手托宝塔,阿弥陀佛主要为手托莲花。2、他们旁边站的菩萨:阿弥陀佛旁边观音、势至菩萨;药师佛旁边日光、月光菩萨;释迦牟尼佛旁边文殊、普贤菩萨。
释迦牟尼佛大殿中的释迦像主要有三种法式: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些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第二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另外有一种立佛,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栴檀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栴檀木按照佛的面貌身形所作。手下垂名为“与愿印”,表示能满众生愿;上伸名为“施无畏印”,表示能除众生苦。后来仿照此形像制作的也叫作“栴檀佛像”。一般大殿还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塑像,一年老,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中年的叫“阿难尊者”。佛涅盘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之为二祖。大殿中的这组造像,一般称为“一佛两弟子”。 三身佛有的大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这是根据大乘教理表示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之身。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此云遍一切处,表示佛教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此云光明遍照,表示证得佛教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就是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此云能仁寂默,表示随缘住世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之佛身。 三世佛有的大殿中所设的三尊佛并非三身佛,而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三世佛旁边各有二位菩萨立像和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各是这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见《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佛经》)。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的,名“竖三世佛”。正中是现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迦叶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不过,大殿常见的是“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罕有设置。 毗卢佛有的大殿中只供一尊毗卢佛。毗卢佛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像。毗卢佛的莲座是千叶莲花。每一尊莲瓣上有一尊小佛,那是应身释迦佛。这是根据《梵网经》所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这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华藏世界。 接引佛净土宗的寺院中,常常在大殿中供阿弥陀佛(接引佛)像。接引佛是阿弥陀佛立像,作接引众生之相,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 五方佛有的寺院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佛呈跏趺坐,手结智拳印。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表福德,象征平等性智,其身金色,所结手印或为满愿印,可满足众生一切愿望,即左手持衣角当心,右手仰掌;或结另一种手印,左手为拳,右手开于外方,屈无名指与小指,中指与二指、大指剑立。左手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表觉性,代表大圆镜智,其像为坐像,手印为破魔印,即右手舒五指指地,左手以五指执衣角。右手第一位是阿弥陀佛,表智慧,代表妙观察智。右手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代表成所作智,其造像为金色,所作手印为施无畏印,即左手执衣两角,右手展掌,竖其五指,当肩向外。这五佛,根据密宗的理论综合说明佛的意义,即五佛表五智也。 过去七佛也有一些寺院大殿供过去七佛像。过去七佛依时间先后排列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搂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佛教认为过去共有七佛,释迦牟尼佛是其最后一位,在他之前还有先出世的六佛,其中前三佛是在过去劫中出世的,后四佛是在现在劫中出世的。因毗婆尸佛最长,故其像位于正中,其余六佛分列左右两边。 十八罗汉一般寺院的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据说,佛涅盘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罗汉,让他们不要涅盘,常住世间为众生培植福德。这十六位罗汉是:一宾度罗跋罗惰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惰阇、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注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成为十八罗汉。或者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以上据周叔迦考证) 三大士在正殿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 海岛观音有些寺院于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观音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海岛四周依据《法华经·普门品》作“观音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出《华严经·入法界品》)和龙女(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像作为胁侍。
释迦牟尼佛和诸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像是没有区别的。
但是他们在因地发的愿是不一样的,释迦牟尼佛发了五百大愿,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药师琉璃光佛发了十二大愿。
在佛像上区分要看佛像结的手印。释迦牟尼佛是双手托钵在腿上,药师佛是持宝塔。阿弥陀佛是结弥陀接引手印。
三世佛分为:“横三世佛”“纵三世佛”
按时间分指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按空间分指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另一说是东方阿閦佛,又称“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
佛有十种的尊号,即一、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二、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三、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四、明行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五、善逝,自在好去入于涅盘。六、世间解,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七、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八、调御丈夫,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九、天人师,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十、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燃灯佛:过去佛,释迦摩尼佛在因地修行时遇到过的佛,供养过的佛。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大毗婆沙论》中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大菩萨的神通示现,普度众生。释迦牟尼佛:现在佛。所有佛都是他让我们知道的,所有佛法也都是他传给我们的。不用多说了。弥勒佛:未来佛。也是下一尊示现在我们人间的佛。现在在兜率天内院以弥勒菩萨身份说法,下一次人寿到8万岁时,会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说法。是贤劫第5尊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其六字名号直接意思当然就是想皈依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本来就是阿弥陀佛所发的接引众生的愿,选择的最容易的念佛法门。只要信愿行具足,哪怕临终十念,万人念万人去,不容怀疑。世尊说过末法时期净宗成就,也就是末法时期跟性好的众生太少了,开悟太难,更别说直接成佛。随意各个宗派的修行人也都会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光净宗现在各个法门的同修平时也会念阿弥陀佛,甚至也成为了学佛人的一种问候语。另外也有横三世佛的说法,如下供参考:东方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他有两位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一般祈祷于药师佛,主要目的在于祈求现世安乐。药师佛可以保佑世人消灾、延寿、去病,许多老者、病人都会礼拜药师佛,以求健康长寿。中央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他是这个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他的法身是藏传佛教崇敬的大日如来。西方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一般祈祷于阿弥陀佛,主要目的在于祈求死后的解脱。汉传佛教认为,阿弥陀佛主要是以其愿力,引渡众生到极乐世界,脱离苦难的轮回,故亦号“接引佛”。在藏传佛教,他被称为月巴墨佛,也是长寿的象征。
じ☆ve信卬灬2010-05-30 20:49
“三世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依“三世”原本的时间意义而划分的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而另一种是按地域划分势力范围,此三世佛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前一种三世佛称为竖三世佛,后者为横三世佛。竖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三世”又叫“三际”。世,梵语叫路迦(Loka),《楞严经》说:“世为迁流”,意即时间的流动。佛教用于因果轮回时,“世”指个体一期生死的时间跨度。三世也可说前世、现世、未来世,或前生、今生、来生,或前际、中际、后际。佛教中的“世”,短的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可能,最短暂的即所谓“刹那三世”,刹那是梵文Ksana的音译,意即最短暂的时间。极常见的三世则有以人的一期生死为一世的“人生三世” 或“三生”。再有一种“劫世”。劫,乃梵文Kalpa的音译,“劫波”之略,意为极久远的时间。婆罗门教认为世界要经历许多劫,一劫是四十三亿二个万年 (或一百二十八亿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然后重新创世。佛教又以一劫为一世,与上述婆罗门教外道说法略有不同,但也认为世界有周期性创生与毁灭的过程。“三世佛”的三世,是指最后一种时间概念。有些寺庙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三尊像即为三世佛。中间释迦牟尼佛像,左边一尊是燃灯佛像,右边一尊是弥勒佛像。佛教中还有三世三千佛的说法,即过去庄严劫一千佛,统称燃灯诸佛;现在世贤劫一千佛,统称释迦诸佛;未来世星宿劫一千佛,称弥勒诸佛。佛坛上的三尊像,即此三世三千佛的代表。燃灯佛是梵文Dipamkarara的意译,又作“锭光佛”。《大智度论》卷九说: “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初,释迦佛前生还是儒童时,曾花了五百钱从王家姑娘手中买了五枝青莲花,奉献燃灯佛。有一次他跟燃灯佛出门,见地面很泥泞,就脱下衣服盖在上面,请师父踩在上面走。燃灯佛就给这个乖巧虔诚的儒童授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瑞应经》卷上)由此也可看出虽为三世佛,但并非前后相接的劫世。燃灯作佛的庄严劫与释迦作佛的贤劫之间有九十劫的间距,如照一劫四十三亿二千万年的最保守的说法,师徒的间距也有约三千九百亿年。在中国,燃灯佛后来成了一些神魔志怪中的重要角色,也深受白莲教及诸种会道门的崇信。在白莲教编造的大量经书、宝卷中,“古佛”、“燃灯”、“真空老祖”等名号比比皆是。竖三世佛的另二位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详见其本身的条目。横三世佛即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为娑婆世界的教主。所谓“娑婆”乃梵文Saha的音译,意译是“堪忍”,就是能忍的意思,堪忍更进一步又有两层意义,一是说这个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的现实世界充满了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二是说佛菩萨在这个世界里“堪忍”劳累,进行教化,显现其“无畏”与 “慈悲”。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经》上说:“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又叫药师琉璃光佛、药师佛、大医王佛、医王善逝。《药师经》中说他曾发十二誓愿,主要的有“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之愿,“转女成男”之愿,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使贫乏无衣者得妙衣”之愿等等。而在信仰体系中被强调的无疑是“除众病”的誓愿与能力。在《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还专门记载有药师佛救助病人的方法:“救脱菩萨(即药师佛)白佛言:若有尪羸痛恼,请诸僧七日七夜斋戒诵经,劝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幡四十九尺,灯亦复尔。七层每一层七灯,转如车轮,其遭厄难,可以过度。”药师佛有在大雄宝殿与释迦、弥陀合供的,但其造型异常接近。一般正中为释迦佛,左右胁侍分别是文殊、普贤三菩萨大殿;左侧为药师佛,其左右胁侍为日光、月光菩萨;右侧为阿弥陀佛,左右胁侍为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另外,三佛的手印也有些不同,药师佛常作一手持钵状,表甘露;另一手持药丸。弥陀佛常作两手相托或两手交叉,两大指对顶的手印,有的掌中有莲台。此系接引众生的姿势。而释迦佛的立像则为左手“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除三世佛合供以外,还有专门的“药师殿”、 “药王殿”。殿内正中为“药师三尊”,即药师佛及其胁侍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有的两旁还列有药师十二神将,又叫十二药叉大将,皆为顶戴盔甲的武将形象,他们每人各率七千眷属。十二药叉将正好是顺应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而呈现的药师分身。在中国佛教的信仰体系中,十二药叉将逐渐与中国的十二地支配伍,成为十二时辰护法神,其形象也都与我国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有关。如毗羯罗带猪冠,招杜罗带狗冠,一直到最初的宫毗罗带鼠冠。十二药叉的名称、身色、所持兵器及与时辰的配合如下:一宫毗罗黄色持宝杵子二伐折罗白色持宝剑丑三迷企罗黄色持宝棒寅四安底罗绿色持宝槌卯五□你罗红色持宝叉辰六珊底罗黑色持宝剑巳七因达罗红色持宝棍午八波夷罗红色持宝槌未九摩虎罗白色持宝斧申十真达罗黄色持宝索酉十一招杜罗青色持宝槌戊十二毗羯罗红色持宝轮亥药师如来本身,据《药师念诵仪轨》讲,药师佛“左手持药器,名无价珠,右手结定印,身披袈裟,结跏趺坐,安坐于莲台上”。药师如来也有以文殊师利、观音、势至、宝檀华、无尽意、药王、药上、弥勒等菩萨为其侍者的。药王菩萨,隋代嘉祥大师疏《法华经》时说:“药王者,过去世以药救病,因以为名。”据《观药王药上两菩萨经》讲,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本是一对兄弟,一名星宿光,一名电光明,他们在过去世因以各种草药供养诸比丘众,所以被大众赞为药王和药上。后来他们还得到释迦佛的授记,要在将来世修道成佛。另据《法华经》的《药王菩萨本事品》记,药王菩萨曾以香油涂身,燃臂供佛,因此他也是护持《法华经》的诸大菩萨之一。药王菩萨的形象,唐不空所译《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中记,顶戴宝冠,身披天衣及各种美妙华鬘,绀发垂耳,以璎珞、环钏为饰,以细锦为腰巾、赤绫为带,相好庄严,身光遍耀。左手定拳着膝,右手慧云上日,结跏趺坐于宝莲台上。民间常常把药师琉璃光佛与药王菩萨的本体相混淆。药师佛的左右胁侍更常见的当然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日光菩萨全称为日光遍照菩萨,据唐玄奘翻译的《药师如来本愿经》中说,药师如来国土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单独出现的日光菩萨像并不多见,常常是与月光菩萨、药师佛构成一佛二菩萨的格局。这时的日光菩萨像一般为身披天衣,头戴宝冠;或手持莲花,莲上有象征太阳的日轮。也有以手托日轮的。在密教中,日光菩萨被置于胎藏界曼荼罗内,这时他的密号为威德金刚。其形相为身肉色,菩萨形,左手执宝幢,右手结与愿印,坐于赤色莲花上。月光菩萨是药师佛的另一胁侍,全称月光遍照菩萨。单独出现的月光菩萨像也不多。而作为胁侍菩萨,与释迦佛的胁侍文殊、普贤,阿弥陀佛的胁侍观音、势至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手中持物略有不同。月光菩萨手持带有半月的青莲华,或是手托一轮明月。在密教的金刚界曼荼罗内,他密号为清凉金刚。这时月光菩萨的形象为身白色,左手作拳安于腰边,右手持莲,上有半月。在胎藏界内的月光菩萨,其形相是身黄色的童子形,左手持附有半月的细叶莲花。